【推荐】中班教案范文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设计意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许多多与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的符号标志也慢慢溶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不一定依赖语言或文字,但却清楚地提示着大家,自觉的遵守这些符号标志是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大家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符号标志对于幼儿而言是熟悉但也陌生的,他们经常看到,却很少去认识理解与主动遵守。我设计本次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掌握一些常见的符号、标志,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养成从小自觉按公共场所的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掌握一定的规律。
2、知道公共场所中符号标志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按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禁止驶入、禁止行人通过、火警电话、灭火器、人行横道标志、禁止燃放烟火等各种常见的信号标志;录音机、磁带、挂图及场景布置。
2、事先带领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符号标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手式“暂停”“安静”“真棒”安定情绪,疑惑口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手式——暂停〈左手横平放,手心向下,右手食指顶掌心〉、安静〈食指放在嘴上〉、真棒〈竖起大拇指〉)
问:刚才老师都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要安静呢?——会说话的符号。你们还看到过哪些会说话的符号呢?
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会说话的符号,它们不用说出来也不用写出来可是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
2、寻找会说话的符号
师:今天咱们班也来了许多会说话的符号,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
要求:找到后说一说它们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可自己说一说也可告诉老师或小朋友)
3、提问,讲述。(出示符号标志挂图,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师:你看到了什么符号?能不能在图中找到?它有什么作用?看到它你应该怎么做?
4、发现规律,认识禁止符号。
师:有一种符号,如果看到它这件事情就一定不能做,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适当提示,引导幼儿找出共性——禁止符号,举例说明如吹喇叭前面加禁止符号就是“禁止吹喇叭”,吸烟上面加禁止符号便是“禁止吸烟”)。
5、游戏:旅游
师:认识了那么多的符号,现在一起去旅游吧!
(1)要求:注意看“会说话的符号”,看到一个符号要先说一说那是什么标志,我们该怎么做,然后再沿路游玩。(播放
音乐——小司机,幼儿在音乐律动中愉快进入游戏)。
(2)情境设置:超市偶然失火——幼儿发现——急呼救火
(3)教师提问,幼儿讨论讲述:着火了怎么办?
(4)现场演习:(重点指导幼儿打火警电话及找紧急出口撤离火场)
(5)讨论总结:教育幼儿不要玩火,因为年龄小遇到火灾应先保护自己,可喊人,可打火警电话,但必须学会找紧急出口尽快离开现场;教育幼儿每到一处都要先看清“会说话的符号”,按符号标志行事。
6、延伸:在幼儿园里、日常生活中寻找“会说话的符号”。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使幼儿真正地感受到了标志与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中提供了幼儿充分地自由表现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了幼儿个性发展。
中班教案 篇2《春天的电话》
设计意图
《春天的电话》是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选取《春天的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通过游戏,既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并说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说出故事中的对话,能够分角色进行表演。
3.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多媒体课件。
3.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鸡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去郊游吧。”
听开火车音乐进活动室。
2.师:“轰隆隆”打雷了,冬眠的小熊被吵醒了。(出示小熊)它揉揉眼睛,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啊!春天来啦!”
春天是大地有什么变化?(请幼儿回答:春天的特征)
3.小熊可开心了。它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朋友们。那小熊会用什么办法告诉朋友们呢?(请幼儿回答:打电话)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 提问:“小熊给谁打电话了?小熊对小松鼠说了什么呢?”
小熊连忙拿起电话给小松鼠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 “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2. 提问:小松鼠给谁打电话了?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呢?”
小松鼠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白兔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 “喂,小白兔。你好!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小白兔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3. 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青蛙说了什么呢?小青蛙是怎么说的?
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青蛙。你好!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现在小女孩请起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小男孩就坐着,请你们来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一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小松鼠说……小白兔说……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叮铃铃叮铃铃,小白兔说……小青蛙说……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女孩子请坐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男孩子请起立,现在请你们来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再来一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先女孩做小松鼠,男生做小白兔进行练习,再交换一 ……此处隐藏4029个字……
老师记录快乐陶陶,提问:谁和谁快乐陶陶啊?(大树小鸟)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1)看图谱完整朗诵。
师:老师把我们小朋友说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跟着图谱说说看吧。(第一遍就看着图谱念)
师: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了,给它加上个名字吧。(第二遍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念)
(2)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A、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在哪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找找诗歌好听的秘密藏在哪里呢?
B、教师将叠词用圈圈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引出叠词。
师:哦,原来在这首诗歌里用了许多一样的词,这样诗歌读上去就更有节奏更好听了。老师告诉你们哦,这样2个一样的字放在一起叫叠词。
(2)分角色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小游戏,有红线的老师念,没有红线的就小朋友念,好吗?(配上音乐,看着图谱念)
师:男孩子念有红线的,那么女孩子呢?(配音乐)
(3)小结:
大树和小鸟一对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借助画面,仿编诗歌活动。
(1)师:除了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还有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呢?谁会用叠词来说说看。
教师将孩子说到的放到白板上,随机添画图谱。
(2)老师出示4幅图片,请幼儿来说说看,可随意说个几句,然后请孩子孩子回班级中说给其他的孩子听。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幼儿想出多种保护鸟类的方法,请家长来代替。把记录的方法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编诗歌很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创编活动。
总体上,这次活动完成得比较好,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仿编诗歌对于幼儿还是一件比较新鲜而且又有一定难度的事,在以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联系。
中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2、能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卡片7张。
2、数字卡片17每人一套。各种数量不同水果卡片七张每组一套。
3、幼儿用书第一册第1213页。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按顺序给卡片排队。
(1)出示七张冰糖葫芦卡片,请幼儿数数看数量各是多少,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数数。
(2)启发幼儿给冰糖葫芦卡片排队,并引导幼儿寻找规律。(注意:从左到右排。)
2、幼儿分组操作,给水果卡片排队。
(1)启发幼儿按规律给水果卡片排队。(按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排列。)
(2)经验分享。
让正逆排序的两组选出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排的饿?有什么规律?
3、按数字的大小排列。
(1)幼儿每人一套17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根据数字卡片表示的数量多少,将数字卡片从17或从71排列好。
(2)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检查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第1213页,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中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理解本书介绍了一个爱运动的家庭中的成员各自的爱好。
2、理解图画中小老鼠的功能:展示某类运动的具体项目。
3、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关于运动项目的图片,向家长询问这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2、材料准备:大书《我们爱运动》、《运动员进行曲》。
3、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运动服装和装备、器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随乐曲做动作。
师:这是什么曲子?你们在哪里听过?听着这首曲子,想做什么?
:这是《运动员进行曲》,今天我们要看的这本图书就和运动有关。
二、阅读大书,理解画面内容。
1、阅读图书封面、第一页。
(1)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个人是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他们准备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找找答案。
(2)第一页:爸爸妈妈和小姐姐都非常喜欢运动,看,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要为我们介绍他们喜欢的运动,我们一看,他们都喜欢什么运动。
2、阅读第二页。
师:爸爸拿着的是什么?爸爸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踢足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足球还有哪些球类运动?(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
3、阅读第四页。
师:妈妈拿着什么?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小朋友表演游泳的动作。)
4、阅读第六页。
师:小姐姐在做什么?她在倒立,这是体操动作。我们小朋友平时怎么做操?做操和体操一样吗?
5、阅读第八页。
师:他们一家人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表演跑步。(模仿竞走、跳远等动作。)
6、阅读奇数页。
(1)其实,喜欢运动的可不止小姐姐一家人,在这本书里,还有一家人也特别喜欢运动,我们一看,封面上除了一家三口之外,还有谁?这本书里海藏着老鼠一家,它们也非常喜欢运动,我们一看,它们都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2)第三页:这些小老鼠在做什么运动呢?这些运动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有球,我们称这些运动为球类运动。
(3)第五页:这些小老鼠做了哪些动作,谁能给这些运动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呢?
(4)第七页:这几只小老鼠做的是什么运动?这些运动都叫做体操运动。
(5)第九页:这一页上有哪些运动?这些运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田径”运动。
三、完整阅读,分享。
1、完整阅读图书。
师:除了这些运动项目外,你们知道哪些别的运动?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幼儿尝试讲述并表演。
活动评析
本书采用了双线索、双主角、双方法的结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读本。学习本书,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运动项目,也可以鼓励幼儿亲自尝试这些项目。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画面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进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熟悉的运动项目,并请幼儿自己演示自己所说的那项运动,但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缺乏,接触的运动项目较少,所以讲述、表演这一环节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我会在第二课时安排幼儿观看一些运动的画面,介绍一些运动项目,使幼儿加强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从而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