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灵演讲稿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心灵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心灵演讲稿1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走在路上遇到爸爸妈妈的同事或朋友,他们居然知道你做过的很多事情,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感到既惊讶又窘迫。惊讶的是,他们是怎样知道我的这些细节的;窘迫的是,这么尴尬的细节被人知道了,多么不好意思啊!
直到我上了初中,才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这一切都是我妈妈的朋友圈惹的祸!我妈是个晒娃控,春天踏青晒,冬天玩雪晒,高兴的事情晒,尴尬的事情她也晒!而且晒得事无巨细,细微末节都晒得清清楚楚!所以,对于妈妈晒朋友圈,我只有两个字讨厌!四个字超级讨厌!各位都在,我就向大家吐吐槽!
有一天吧,我头脑发热写了一篇关于班级的史记体小说,把班主任唐元军老师写成了唐元帝,把班上的同学们写成了起义大军,大概意思就是,唐元祖带领着起义大军,勇斗暑期叛军,成立C1801王朝的故事。我把这篇得意之作跟我亲爱的妈妈分享了,妈妈的眼神里写满了夸奖:哎哟我的乖儿子啊,你也太牛了!嗯,接下来的事情,你们应该也能猜到。
结果,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同学知道了这件事情,还围着我嘻嘻哈哈的说笑着,我文章里出现的各种搞怪的名词,也被他们如数家珍。我心里想,这下完了,要是让唐元帝(哦不,是班主任唐老师)知道了,那我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我真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里度过了那一天。罪魁祸首就是我妈妈的朋友圈,让我同学妈妈看到了,还纷纷叫他们的孩子学习我不走寻常路线的写作方式。Ohmygod!
青春期的孩子可不是好惹的。回到家,我将这一整天的尴尬都化作躁动,对着老妈劈头盖脸地怒怼了一顿。刚开始,妈妈笑着跟我解释,说她也是觉得我写得好,有创意,才分享到朋友圈的。可不管如何解释,我都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生气、埋怨,指责与大声吼叫!长这么大,第一次向妈妈发这么大脾气,妈妈好像很伤心,她说以后再也不发关于我的事情了。
唉,这中年少女的记性啊,也真是令人佩服。没过几天,刚刚回归平静的我,又遭遇了当头一棒。那天我正在写作业,一个同学跑过来说:宛子舜,没想到你的歌唱的那么好!然后几个同学都围上来说,是呀!
是吗?自从我进入中学以来,我没有在同学面前好好唱过歌呀,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哦!肯定又是我妈又在朋友圈里得瑟了!不过,这次我倒没那么反感,在同学们的夸奖声里,我绷紧的神经变得舒缓了许多,但回到家我还是生气地质问了妈妈:你为什么老是要在朋友圈折腾我,我受够啦!
后来的日子里,我的世界回归了平静,妈妈已经很少在她的朋友圈晒娃了。不知怎的,忽然我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觉着少了点什么。那一刻,好奇心敦促我打开了妈妈的朋友圈,一直往前翻,一行行醒目的文字跃入眼帘:
上初中了,还在为书写发愁的孩子也没几个了吧?陪了一下午,一个字一个字地辅导,一个字一个字地陪练,一个字一个字地夸,最后发现还是第三种方法有效,写得好不好,得看夸得狠不狠!
越来越喜欢和这个有思想的年轻人聊天啦!
背上小书包,这背影多帅!
家里的小牛生病了,牛妈忙成了小狗!
十岁、一岁、出生
我走进妈妈的朋友圈,仿佛走进了神奇的时光隧道,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一点一滴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又有点滑稽搞笑的萌娃;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那个贪玩好动、学习不上进让妈妈焦虑不已的毛头小子;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那个曾经见到生人就脸红,怯生生躲到妈妈身后的腼腆少年,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今天这样的大方、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演讲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勇敢;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永远是那个有点调皮、又越来越懂事的男一号,我变得越来越刻苦,越来越优秀。忽然,从妈妈的朋友圈里,我读到了些许特别的感觉。一阵酸楚涌上鼻尖,我的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地往下滑,根本停不下来。那一张张照片,一句句短语,欣慰也好,焦虑也罢,无不深藏着一位母亲最质朴的牵挂、期望和满足。
我终于理解了,这晒娃控的妈妈最原始的母爱,也理解了那天妈妈对我说的一番话: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妈妈一生最大的事业。从你刚出生起,妈妈就喜欢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你的成长。一些有趣的或是有意义的,我就忍不住向朋友们分享,已经习惯了。你不喜欢,妈妈很想控制,但是后来发现,妈妈没办法控制爱你!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否和我一样,内心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妈妈的朋友圈?
是啊,每个妈妈的手机里,都有一个温暖的朋友圈,记录着她们心头肉的点点滴滴,展示着她们一生最引以为豪的事业。妈妈,请您继续着您的朋友圈吧,让您的朋友圈里,永远是我最清晰的,最灿烂的笑靥!
妈,我爱你三千遍!
学生心灵演讲稿2很久以前,人类就幻想拥有翅膀能像鸟儿一样飞越高山,飞越大海去追寻心中的梦想。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翅膀,都在不知疲惫地飞向自己理想的家园,我心中的翅膀正在教育的领空展翅飞翔。
我要飞向先进的行列。在这里,我可以坦诚地对各位说:初进讲坛,我后悔过,我徘徊过,但我一次又一次说服我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我一次又一次警醒我自己:不要做时代的淘汰者。既然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耕耘,就一定要有收获。永远忘不了实习指导教师给我的评语:你将来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说这句成了我工作的动力,成了我事业前进的灯塔。今天,虽然,我离优秀教师还很远,但只要心中的灯亮着,就有希望。
我要飞向课改的前沿。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特别是要改革有今天,特别又是我们这些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年轻教师,一日不学,犹如落队之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我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我如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在20xx—20xx年我参加远程教育以求专业知识之水,自己掏钱跑邮局购名家教法之精点以求创新教学之水。其实,我不渴求自己成为教师群体中课改的领头兵,只求自己是一位忠实的课改实践者,我只知道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我是一只引领五十只雏鹰起飞的领头雁,我只知我今天的教法将影响到学生明天的思维,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学生分数考低点,也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快乐。
我要飞进学生的心灵。“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是我想的。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接近起来,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自从当上教师,我就想当一位新型的教师,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 ……此处隐藏14565个字……止.他对学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间的你我关系.从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爱自己的学生的.课下,我也会对学生摸摸头,开开玩笑;学生病了,我也会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每逢过节,我也会把住宿的学生叫到家里.但是,骨子里,我还是我,学生还是学生,当他们犯了错,我还是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会批评他们;当他们顶撞了自己,我也会觉得他们冒犯了老师的尊严.所以,学生对我只有一时的感动,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折服.所以当我从教室里出来,有些被强迫的学生就不愿学习了,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托办的事,一定要办好,因为你怕辜负他.魏书生的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学生是魏老师尊重的朋友,魏老师是学生尊敬的朋友,交换的条件是,老师给学生最好的民主,学生给老师最好的成绩.因为魏书生放弃了高大,所以他收获了亲近和成功.
假如每个老师都如魏老师那样实行民主,真正的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老师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点,学生的角色强大一点,那么,不仅有分数的成功,也会有社会道德的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更不会迷信老师的权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父慈母一样,用我们的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谢谢大家!
学生心灵演讲稿14我今年10岁了,别看我年龄小,我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年幼时,听父母给我读童话故事书,自己翻来覆去看些图画书;上小学后,平时写完作业,我便会习惯性的从书柜中抽出一本书来,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对于读书,我的狂热程度高过一切。上四年级后,爸妈给我办了省图书馆的读书卡,周末有时间我总是很享受沉浸在图书馆那样浓浓的学习氛围中的感觉,每个月不从省图书馆借回几本书放床头,心里就感觉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什么东西似的。现在,我的书柜里各类型的书籍已是琳琅满目,什么《雾都孤儿》、《经典儿童文学》、《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应有尽有。不仅如此,我还读杂志,《意林》是我最钟爱的,它的每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句朴实、纯洁的话语,细细品味,总会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每当我深入到书中,仿佛外面的世界不存在一样,心中能想到的只有书中主人公可歌可泣的故事。
书香伴我成长,每当我一闻到那浓而香的书卷气息,便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每打开一本书,迎面而来的书香就会把我带进一个高尚的园地。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一个朋友”,这些朋友虽然不会说话,但当我失去方向的时候,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朋友”总会让我静下心来,在书中寻找答案。
书是一个益友,书是无边的知识海洋,书也是人生的指路标,我们读书,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只有用心体会,书中的奥妙才会随之显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淡淡的书香永远伴我们成长!
学生心灵演讲稿15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激情奏响学生心灵的乐章》。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这是我儿时学唱的第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曲,那时我只是单纯地认为歌曲曲调柔和细腻,演唱声音优美动听,又好像娓娓诉说着什么.....如今我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再次静静聆听,才体会到那是发自内心的歌唱。
如何能成为歌中“敬爱的好老师”——我时常在想,时常在努力,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中,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绽放成花朵,花开花落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我最美的记忆。
在我到校以前,我们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音乐课的概念无非就是听歌、唱歌,甚至在上课期间做其他科的作业。为了让学生们能了解音乐,为了让学生们能有开阔的眼界,我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教学。从扎实认真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做起,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入手,用恰当的方法,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选择有特色的乐曲穿插在课堂互动活动中,让学生们懂得了岁月处处有节奏,生活处处有音乐;从简单的民乐民歌欣赏入手,告诉孩子们:生活中不是只有几首流行歌曲,我们还有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传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参加活动,和他们一起排练节目,参加各种比赛。在排练中,我和他们一样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收获,交流对音乐的理解,感受生活的乐趣。还记得去年“楚艺”春晚大合唱节目录制,为让我校大部分没连五线谱都认不熟的同学们能展现出高质量的作品,费尽了心思。我通过让学生自我演唱的方式,从高一年级选拔出一些音准较好,节奏感较强的同学组建一支合唱团,我从最基本的呼吸发声训练开始,音乐节奏、强弱对比、声部处理、情感控制等等逐一进行训练。在录制节目的当天,我带领着学生们来到演播厅候车室等候,由于需要联系录制事宜,我不能陪在学生们身边,这也是我最担心的,这里有太多的新鲜事物,身着不同款式服装的演员们在他们周围川流而过,格式新潮的演奏乐器摆在他们周围,以他们天真烂漫的个性,我担心他们会经不住诱惑,会到处嬉笑打闹。但学生们一改往日野马无缰的性格,他们摆着队型,笔直的站着,丝毫不理会周围的变化,就好像严阵以待的军队,正准备开赴战场,争夺属于他们的荣耀。这种变化有点出乎意料,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动,他们在体会音乐的同时,音乐也在影响着他们,他们从合唱的训练中学会了坚定、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自律。武汉之行现场录制,同学们发挥极好,看着他们自信洋溢的笑容,听着激情满满的歌声,成就感油然而生。
面对学生,我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要对得起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对得起那些对我如此信任的纯洁心灵。我一直相信:学音乐的人一定懂得感情,懂音乐的人一定懂得做人!我要将我对音乐的感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愿意和我的学生陶醉在轻松愉快的音乐里,让他们从我这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而让音乐飞出课堂,全方位渗透校园生活,也是我作为音乐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音乐教室里,学生们欢乐歌唱,自信和坚强写在他们天真烂漫的脸上;元旦文艺汇演、五月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红红火火,星光耀眼;广播站,每天在课余时间伴着优美的音乐,定时播报新闻、好人好事、交流学习方法;单调乏味的上下课和放学铃声变成了文明礼貌的语言,亲切动听;同学们在上学放学路上也会迈着坚定的步伐,踏着着嘹亮飞扬的歌声。经过一年的努力,今日的课堂五彩斑斓,今天的校园生机无限,!
我的工作很平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从而热爱音乐,能够用音乐调节心情, 用音乐表达情感, 用音乐为人生导航!我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用对音乐的热爱,去点燃学生的梦想,拨动他们心中闪亮的琴弦,共同奏响最美的乐章,乘着交响的翅膀,快乐地飞翔——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